在河南曲剧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物竞天择、大浪淘沙,有不少曲牌已经很少使用,甚至绝迹,今天用的比较多的有【阳调】【诗篇】【书韵】【大汉江】【小汉江】【上流】 【银扭丝】【剪剪花】【打枣杆】【落江】【北柳】【阴阳句】等等。同时,这也说明需要当代的曲剧音乐工作者挖掘整理这些即将或者已经失传的音乐唱腔,重新创造出新的曲剧音乐唱腔,以此来丰富曲剧的声腔艺术。
河南曲剧在新中国成立前,演出剧目不多,音乐唱腔比较粗俗,格调不雅。自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是河南曲剧发展的鼎盛阶段,可以说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一批知识分子介入进来,开创了河南曲剧的新天地。这个时候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出剧目、一段段经典的优美的曲剧唱腔、一代代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比如,张新芳的《陈三两》《秦香莲》《荆钗记》,王秀玲的《风雪配》《红楼梦》《掩护》,海莲池的《卷席筒》《薛刚反唐》《赵氏孤儿》,马琪、周玉珍的《寇准背靴》,马琪的《洛阳令》,周玉珍的《小二姐做梦》,王荣光的《刘备哭灵》,牛长鑫的《困皇陵》,胡希华的《屠夫状元》、《李豁子离婚》,高桂枝的《》,张晓风的《泪洒相思地》《无名草》,谢禄的《下陈州》等等。广为流传的经典唱腔有“陈三两迈步上公堂”、“陈奎好比一只虎”、“那封书信多牵强”、“命薄恰似霜前草”、“今日是我出闺的前一晚上”、“谯楼上一声声更鼓响亮”、“侯门公府果然不寻常”、“离潇湘出绣帷来把花葬”、“梅花篆字教会了你”、“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抱娇儿止不住悲声大放”、“老伯待我情意重”、“老寇准暗跟踪”、“小二姐睡呀睡不着”、“骑毛驴洛阳去上任”、“杀猪杀到约出山”、“爹爹爹爹连声唤”、“娘娘銮驾好威风”、“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等等。戏依腔生,腔以戏存。